居家訪視再次出擊,今天我們的目標人物是25歲的皮女孩,一位情緒波動劇烈的病人,可以在上一秒鐘大哭大叫,下一秒鐘又能噙著眼淚哈哈大笑。他獲得皮女孩的稱號與他的個性有關,因為在某次換藥中他嚎啕大哭,我們天真純情的翻譯先生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,"不小心"蹦出一個關於皮羅羅的黃色笑話,她立刻笑得花枝亂顫。自此,她便被我們封為皮女孩。

  根據Biopsychosocial來看,她患有鐮刀型紅血球貧血,很可能是造成他傷口的間接因子之一,也是她遭受此傷口折磨七年的原因。心理上,她不喜歡被別人知道她的腳上有一個不小的傷口,深怕被鄰居嘲笑,所以她長時間穿著長褲,有時候紗布並未完全覆蓋傷口,留了一小截在外頭,怕被人看到褲管下白白的紗布。

  又因為他十分怕痛,配合度低,時常在換藥室裡上演全武行或裸露的傷口在角落哭泣,但有趣的是,她每週又固定的回來找我們這群殘忍的人,不像五號先生自從開始刮除傷口上的積膿與壞死肌膚後,便另尋他歡,從此不再出現。

  或許他對我們仍有些期望,即便每次換藥門診我們都把他弄得哇哇大叫。

  所以我們在他的指引下,來到他位於BomBom的家中,離市區約3-4公里左右。

  與上一位病人相較,他的居家環境較佳,獨棟高腳屋,高腳屋下還搭建了一間餐廳。庭院裡種了兩三排植栽,他們似乎把他們當成曬衣架來用。院裡另有獨立的廚房和廁所。

  他們家中有五名成員,其中父親已經遠赴安哥拉"工作",從此成了一個渾蛋沒再回來過,他的媽媽獨自扶養他與他的兄弟姊妹。生活上大致還過得去,從客廳的擺設了解,他們的經濟狀況應尚數小康。他們也多能完成基本學業,不致因經濟因素往社會下層流動。

  如往例,我們請他自行換藥一次,讓我們了解他在家實際換藥情形。原則上,他的換藥流程大致無誤,倒是我們提供給他的耗材不足。依他現行的傷口狀況,應該一日換藥兩次,不然紗布上會沾滿黃色的滲出物,影響傷口癒合。

  只是我們的時間與人力嚴重不足,無法負荷所有病人紗布的需求。而門診中心的生理食鹽水早就斷貨許久,藥庫庫存也早已被我們掏空。

  同樣的,他的家庭支持力量似乎也稍嫌薄弱。雖然她媽媽為她的傷口擔憂,因為這個傷口讓她無法出外工作,二十五歲的她也找不到一個好的伴侶(聖多美人大多早婚,大約十七八歲就差不多該當媽媽了),口中邊念著,邊看著女兒吃力的纏著紗布卻袖手旁觀。

  我們只好迂迴的提醒她,一天應該提醒她女兒換藥兩次。必要時應該適時的協助,尤其皮女孩怕痛,擦拭傷口或更換紗布時需要他的幫忙。希望在這一個月內狀況能有所改善,五月的整形外科主題醫療才有機會進行植皮手術。

  我們也希望這次家訪能帶給他們一些正面的力量,讓我們下禮拜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狀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rtp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