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要感謝一位我不認識的青年大使,不知在哪個管道知悉我們的換藥門診缺乏紗布,便利用他從客委會拿到的獎金,為我們寄了一箱台灣的紗布,減少我們週末額外加班的家庭代工,病人也可以使用到品質較佳的紗布,暫時不用聖多美當地得自行裁切的紗布棉被。

  我想個人的行動遠較官僚的行政體系來得有效率得多了!

  感嘆的是今天一位換藥門診病人的話。

  他是一位29歲男性,雙腳內側足踝均有長約10公分,寬約8公分的淺層傷口,已有七年之久。近兩年,他前往中央醫院外科主任門診求助,固定每週二回診追蹤"治療",其餘時間則在Neves(離市區約40分鐘車程)的衛生站換藥。

  傷口仍遲遲未能癒合,該位外科主任將他當成人球一樣,沒有任何的轉診單,也未事先告知我們,便逕行踢來我們的換藥門診。

  事後我們告知他他的病人現在已在我們這裡治療,希望他能來了解一下狀況,順便告訴他我們的門診人數已達上限,依現有時間與人力無法在容納新的病人。

  沒想到他來之後,對病人仍是不聞不問,只關心我們用了哪些藥材,哪些中央醫院有或無。他還帶了一位狀況更糟的鐮刀型紅血球患者,傷口上的紗布已經全染成草綠色。

  當他旋風式的離開後,病人才婉婉的道出這兩年的"治療"。

  原來這位外科主任治療傷口是用嘴巴和筆,從未正眼看過他的傷口,兩年來也未曾打開過紗布。病人想要住院接受治療,他卻又宣稱病房無多餘床位,可以容納這種難癒性傷口的病人。

  今天原本他拒絕換藥,因為他覺得他無法忍受刮除傷口上的膿或注射局部麻醉針的痛楚,希望我們能安排他住院治療。

  雖然我們都知道住院無法改善他的傷口,我們曾有一位病人中途改制中央醫院治療,兩週後又哭哭啼啼的回到門診中心。在他的堅持之下,甚至不願意聊起褲管讓我們觀看傷口,我請翻譯寫了轉診單給他,上面寫明了他的需求。

  後來,他很無奈的把轉診單還給了我們。

  他說,當他回到中央醫院後,再也不會有人照顧他了。其他外科醫師不會碰外科主任的病人,尤其是這樣幾乎不會好的燙手山芋更不會有人想接。而外科主任?別肖想了!

  現在,只剩下我們會照顧他了。

  只是我們也沒有把握是否能將他照顧痊癒。當整形外科主題醫療結束之後,這些病人該何去何從?或是當我們離開聖多美後,現在幾乎是由我們一手包辦的業務,又該如何是好?

  原本役男僅是從事輔助性工作,協助團員進行團務工作。只是現在好像顛倒了過來?不管是換藥門診或是巡迴醫療,都好像是團員在從事輔助性工作。有趣的事情是掛他們的名字,計畫好像都他們在做,連在遠距醫療會診時,竟然最熟悉病人狀況的子宏說不上幾句話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rtp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