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子宏的提議下,為了準備週五的視訊醫療,今天下午我們進行換藥門診患者居家訪視,了解他們的生活情形與居家環境。套用家醫科的最愛,藉由Biopsychosocial model,我們試著了解除了身體疾病外,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干擾傷口復原進度。

  一開始選定瑪小姐作為我們的訪視目標,主要是因為他的傷口久未痊癒,情況一度惡化,幾可見內側踝部肌腱。慢性潰爛的傷口上曾長出了蛆,白色糯米粒狀的小蟲在傷口上緩緩蠕動,令人看得不禁頭皮發麻,他也驚聲尖叫!

  另外,他的居住地欄位填著Cidade(Downtown),應該離Delegacia(門診中心)不遠,週五遠距醫療也不需要遠道載他到團部。

  實際上,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。她姊姊家位於往南島的山線幹道旁的支道,岔開主幹道後,便是顛簸的泥土路,避震功能不佳的車子可以把後座的人狠狠的往車頂撞。約莫五六公里後,我們停在兩棟高腳屋旁。

  而她與媽媽同住,住在姊姊家的後面。我們一路跟著她的步伐,走入一條位於熱帶叢林裡的羊腸小徑,我們好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,何時才會有人家呢?

  我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!雖然在診間她是一個配合度不高的病人,但她為了腳上的傷口,每天都得走上這麼一段,前往門診中心換藥治療。

  好不容易在數個拐彎後,終於看到三四間高腳木屋叢聚,他們一家十來口子便在此定居。

  和之前學長告訴我的印象相符,聖多美人很愛乾淨,他們也不例外。雖然屋舍外觀老舊,沒有電力與自來水供應,裡頭擺設倒也簡單不雜亂,與我們原先預期她居住的環境有所落差。因為按她傷口狀況,我們原以為她家可能潮濕悶熱且髒亂,甚至一度以為她住在垃圾場旁邊。

  既然來到了她家,當然要請她現場展示她如何自行換藥。她雖然有點害羞,所有人圍著她看,但她換得倒有模有樣,符合最基本的要求。

  只是她的家庭力量可能不夠強。雖然他們知道她有傷口,無法和其他人一樣工作糊口,但很多事情都得靠她自己獨立完成。像是換藥過程,幾乎是她獨立完成,並未有其他家屬伸出援手。於是週間她可以到門診中心換藥,週末很可能沒能繼續更換紗布,所以傷口上的菌落得以喘息兩天,星期一又可以開心的向大家說早安。

  希望能藉由這次的訪視過程中,讓她的家人了解她的傷口,且知道傷口應該至少每天更換一次,當她怕痛不願意換藥時,能有家庭的力量督促她持續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rtp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