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聖多美第三週,慢慢熟悉醫療團業務,事情也越來越多,開始有做事的感覺。

  週一和未來週二早上固定為傷口清理門診,主要處理長期慢性潰瘍傷口。因為上次視訊會議頗獲好評,新聞大肆報導,許多病患慕名而來。星期一診次量已高達15人,團長手上還有另些病患清單,未來患者數只會多,不會少。

  不知道為什麼,聖多美人常見踝部潰瘍,一擺擺上個數來年,傷口或大或小,有的長寬可達十公分以上。可能是傷口範圍過於廣泛,衛生觀念不足,清理創傷耗材匱乏,所以傷口不易癒合,頂多在邊緣長出纖維組織,又容易反覆感染,使得患處越益擴大。

 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傷口,每一次拆封都是一次驚喜。也可從此看出患者經濟能力的差異,稍小康的病人可以請別人幫忙處理,傷口會較為乾淨無異味;若經濟能力稍差,傷口就千奇百怪了,各式各樣的味道都有,現在看到最嚴重的是綠膿桿菌感染,紗布已被綠稠的膿液浸濕,除了優碘消毒外,另外灑上了些過期的抗生素。這些抗生素是先前NGO撤離後留下的藥材,因為當地人不懂使用,可能也不知道所謂的有效期限,所以我們撿來清洗傷口,不能打進人體。

  這樣的換藥生活好像又回到了一般外科的值班週末。從早一路換藥到晚,天都黑了沒法換完。週一忙得連團長結束看診後都下來幫忙,終於趕在翻譯下班前,全數候診病人換藥完畢。坐上車後,幾乎是累癱了。

  週二下午目前固定為巡迴醫療門診,前往聖多美北部丘陵的小聚落,曾經是前總理的家鄉,也是我們農技團的據點,希望讓這裡不再是無醫村。

  過往醫療團曾來此義診,因為久久才來一次,當地居民相當珍惜稀有的醫療資源,所以我們前兩次的門診量都超過20人,門外還有拿不到號碼牌的民眾。可惜我們的司機與翻譯有固定下班時間,入夜後農場也無電力供應,目前只能以限掛作流量管制。

     20101123_巡迴醫療_07     20101123_巡迴醫療_12

  團長預估未來來診數可能會逐漸下降,當當地居民發現我們每週都來,不再只是為了配合大使館作秀,偶爾來個年度義診,一窩蜂現象應該會稍微緩解。

  週四早上我和團長前往咖啡山醫院,像是巡迴醫療的另一個據點,只是這裡我們僅提供醫療診察服務,藥物需到藥局自行購買。

  團長的頭號病人Catonio每次固定為第一號,他的傷口經過清除纖維組織後,在團長的換要照顧下,目前傷口已收合約一半的面積,希望兩週後能夠癒合完全,徹底解決多年的痼疾。

  也可能是因為Catonio的關係,所以團長未停止咖啡山門診,未來將由我和子宏雙週輪替上山,繼續為咖啡山的民眾服務。至於週五Neves診次,則得等新團長到任後,再行裁決。

  其他日早上則是在中央醫院或首都門診中心開診,開始Get Busy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rtp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